:::

:::

現任院長

pic
職稱:教授
姓名:吳麗君
Email:lijuing@tea.ntue.edu.tw / lijuing.wu@gmail.com
聯絡電話:02-27321104 #62245或55729
專長: 課程與教學、師資培育、比較教育、質化研究
學歷: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哲學博士



經歷/span>
  • 簡介
  • 期刊
  • 研討會論文
  • 專書論文
  • 報刊文章

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,兼任教育學院院長;英國Cardiff大學訪問學者

名稱 標題 備註
吳麗君、吳毓瑩、林后淳(2005)。 英格蘭地區的中小學課程銜接。論文發表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,18卷,第2期,頁55-74。 (TSSCI)
吳麗君(2006)。 從前王謝堂前燕-威爾斯一所綜合中學的文化。教育研究月刊,148期,頁50-70。 (有審查機制)
吳麗君(2006)。 從譬喻的角度看臺灣地區的教育改革。華人教育研究論文集(1) 澳門大學 (有審查機制)
吳麗君(2007)。 教科書在英國學校脈絡下的使用情形及其對台灣的啟示,國教月刊,47(6):5-17。 (有審查機制)
吳麗君(2007)。 從教育改革的關懷思考挪威的教育。教育資料集刊,36輯,285-302。 (有審查機制)
吳麗君、楊先芝(2009)。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文化故事。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,89輯,89-118。 (有審查機制) (96-2413-H-152-014-MY3)
吳麗君(2010,2)。 跨界-精彩優秀教師的背後。師友月刊,2010年2月號,頁8-12
田耐青、吳麗君(2011)。 由Moore創新類型管窺日本文化中的創新。國民教育,51(3):45-52。 (有審查機制)
吳麗君(2012,1)。 教師評鑑-蘇格蘭視野下的看見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,1(7):21-24。
吳麗君(2012,1)。 超度教師甄試的前行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,1(3):27-31。
吳麗君(2012,2)。 破框-以結構再造為師資生找尋安身立命的空間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,1(4):76-77。
吳麗君(2012)。 蘇格蘭的小學教育對臺灣的啟示。教育資料集刊,53輯,頁81-104。 (有審查機制)
吳麗君(2012)。 教師專業發展-南京一所名校的個案研究。國民教育53(2): 1-19 (有審查機制) (96-2413-H-152-014-MY3)
吳麗君(2012)。 在生活中鍛鍊研究知能之一:意義決定於脈絡。國民教育,53 (1):108-110。
吳麗君(2012)。 在生活中鍛鍊研究知能之二:當巧克力不再是巧克力。國民教育,53(2):110-111。
吳麗君(2012)。 在生活中鍛鍊研究知能之三:質性研究要在彈性中融入設計。國民教育,53(3):109-111。
田耐青、吳麗君(2012)。 愛在尼泊爾-服務與學習。國民教育,53 (1):56-63。
吳麗君(2012)。 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能與限制。教育研究與評論-小學教育教學2012(1):4-10。 (大陸期刊) (96-2413-H-152-014-MY3)
吳麗君(2013)。 在生活中鍛鍊研究知能之四:國民教育,
吳麗君(2013)。 在生活中鍛鍊研究知能之六:從悉達多太子的眼睛望出去。國民教育,53(6):108-111。
田耐青、吳麗君編(2013)。 走在全球化路上。臺北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。 (獲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優良教學書籍)
吳麗君 (2013)。 海外教學實習的首航。載於田耐青、吳麗君編,走在全球化路上(頁3-7)。臺北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。
田耐青、吳麗君(2013)。 愛在尼泊爾-服務與學習。載於田耐青、吳麗君編,走在全球化路上(頁23-31)。臺北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。
田耐青、吳麗君(2013)。 海外服務學習的「惑」與「穫」:帶隊教授的反思。載於田耐青、吳麗君編,走在全球化路上(頁43-49)。臺北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。
吳麗君 (2013)。 從臺灣的視角看兩岸大學生的交流互訪。載於田耐青、吳麗君編,走在全球化路上(頁143-149)。臺北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。
田耐青、吳麗君(2013)。 由Moore創新類型管窺日本文化中的創新。載於田耐青、吳麗君編,走在全球化路上(頁201-210)。臺北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。
田耐青、吳麗君(2014)。 紐西蘭學校印象畫。教師天地,192,頁41-47。
林文川,吳麗君 (2014)。 一個旅英台灣女性的婚姻移民生命故事探究與啟示。課程與教學17(1):233-256。 (TSSCI)
林國凍、吳麗君、趙明仁(2015)。 中國大陸一所名校公開課之探究:專業學習的視角。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,11(2),121-148。 (2級期刊)
田耐青、吳麗君(2015)。 師資培育國際化的一種實踐。國民教育,55 (1):111-125。
田耐青、吳麗君(2015)。 愛在「菲」揚。國民教育,55 (4):137-144。
林國凍、吳麗君(2016)。 中國大陸小學教師之備課探究~以三所小學為例。 教育研究月刊,263,62-77
吳麗君、田耐青(2017)。 以實務學習提昇師資生的國際理解素養-越南行。師友月刊,2017(07),頁41-45。
吳麗君(2017)。 「公開課」需要更細緻的規畫與配套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,6:1,2017.01,頁123-125
吳麗君、劉欣宜(2019)。 期「正念教育」在臺灣締造「文化再混血」的豐盛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,8:1,2019.01,頁192-194
吳麗君(2019)。 國小校長公開授課的暖身:停格、再聽。教育研究月刊,306,2019.10,頁74-89
田耐青、吳麗君(2020)。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:一個紐西蘭小學班級的讀寫說教學案例。 課程與教學季刊(已接受)
吳麗君、田耐青(2020)。 臺灣師資培育的國際化──一個案例的故事。臺灣教育研究期刊。2020,1(1):51-72。
名稱 標題 備註
吳麗君 (2010)。 Cultivation of the good teacher- from green hand to expert.論文發表於第二屆東亞師資培育研究國際研討會,香港,2010年12月15-17日。
吳麗君 (2005)。 質性研究的地景探勘:以臺灣地區教育研究社群為田野。論文發表於2005年卓越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「人文藝術學院:質性研究」, 94年12月10-11日,台北市立教育大學,台北。
Wu, L. J. (2006). The Life Story Approach: The meeting point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. Paper presented in <Conference: International Educa (有審查機制)
吳麗君 (2006)。 從譬喻看教育改革。論文發表於「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」,2006年4月29-30日,澳門:澳門大學。 (有審查機制)
吳麗君 (2006)。 教科書在英國學校脈絡下的使用情形及其對台灣的啟示。論文發表於教科書之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:新世紀中小學教科書革新與研究,2006年10月27、28日,台北:台北市立教育大學。
吳麗君、林文川 (2006)。 遠嫁英國的臺灣女兒之生命故事及其對台灣的啟示。論文發表於<第15屆課程與教學論壇-新世紀課程與教學變革下的多元文化觀點>國際學術研討會,2006年12月1日/2日,台南:台南大學。
Wu, L. J. (2007). Is creativity dangerous in the context of ‘buxi’ in Taiwan? -An unfolding story of the crammer in higher education. Pap (有審查機制)
吳麗君 (2007)。 從課程與教學的窗牖看高等教育階段的補習現象,論文發表於台英教育研討會,22nd-23rd, March, 2007,台北:國立台灣師範大學。
Wu, L. J. & Tyan , N. N. (2007). Action Research–The bridge of transition. Paper presented in International Seminar for Sustainable Cooperation among Uni -韓國大學邀請
Wu, L. J. & Tyan , N. N.(2007). The action research across the cultural broader. Paper presented in International Seminar for Sustainable Cooperation am -韓國大學邀請
吳麗君(2007)。 架設理論與實務對話的橋樑-對中小學現場輔導教師(mentor)的期待。論文發表於<2007教學輔導教師在台北-實施經驗暨學術論文發表會>,2007年9月22日,台北市國語實小。
Wu L. J. (2008). An evaluative inquiry of two overseas teaching practicum programmes in Taiwan. Paper presented in AIE Conference:Intern (有審查機制)
熊召弟 孫志麟 吳麗君 譚寧君 (2008)。 學校本位小學自然科學實習輔導個案研究--小學現場如何協助實習教師學習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專業? 論文發表於中小學卓越科學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,國北教大。
吳麗君 朱采翎 (2009)。 中西教師圖像的分析比較。論文發表於兩岸三地 課程研討會,四川,2009年10月。
田耐青 吳麗君(2010) 。 師培生海外教學實習方案之個案研究。論文發表2010 年全球教育與課程創新國際研討會,台北,2010年6月26-27日。
Wu, Li-juing & Tyan, N. (2010). An inquiry into student teachers’ global education literacy-The case of overseas teaching practicum. Paper presented in
楊先芝 吳麗君(2010)。 影響教師專業對話的結構性因素─以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為例。論文發表於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,台中教育大學2010年11月。
Wu, Li-juing. (2011). Cultivation upon hyphen-From teachers’ imaginations of theory to teachers’ professional learning.Paper presented at the
Wu, Li-juing (2011). Viewing Edinburgh Castle from Stubuck.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CET (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for teaching),
吳麗君(2011)。 蘇格蘭提昇中小學師資素質的努力。論文發表於教師素質之國際比較國際研討會,高雄,2011年12月15-17日。
Tyan,N- C,& Wu, L- J. (2019) . The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issue encountered in a group investigation project. Paper will present at cooperative lea
名稱 標題 備註
吳麗君(2006)。 最後的香格里拉遇上全球化及其對台灣的啟示。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,課程教學的本土化與全球化(頁113-137)。高雄:復文。 (有審查機制)
吳麗君(2006)。 從一位學者的生命故事看英國中小學的文化。載於吳武典、高強華主編,優質,創新與前瞻-郭為藩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輯(頁461-500)。台北:學富。
吳麗君,熊召弟(2007)。 實習輔導研究中的灰姑娘—實習指導教師的觀點。載於郭重吉主編,科學教師之路-由實習輔導到專業成長(頁67-92)。台北:心理。 (有審查機制)
吳麗君 (2007)。 從譬喻的視角看台灣地區的教育改革-以九年-貫課程改革為例。載於2006年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-系列一(頁21-28)。澳門:澳門大學教育學院。 (有審查機制)
吳麗君 (2008)。 聯絡簿-看見台灣小學教育的窗口。載於呂金燮等著,若水-華人教養之道(頁211-238)。台北:心理。
吳毓瑩、吳麗君、呂金燮、 林偉文、柯秋雪、徐弍寬、袁汝儀、蔡敏玲譯(2010)。 創造力、智慧與信賴(Creativity, wisdom and trusteeship: Exploring the role of education 。台北:心理。 (原編者A. Craft, H. Gardner and G. Claxton)
吳麗君(2011)。 教學是在連接號上耕耘的藝術。載於黄政傑主編,教學藝術(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2010年刊,頁45-62 ),台北市:五南。
吳麗君(2012,4)。 蘋果、電子白板與Ragamuffin-對十二年國教的期許。載於黄政傑編,十二年國教-改革、問題與期許,頁128-134,臺北:五南。
吳麗君(2013)。 從影子看大學的教與學-補習班的啟示。載於李隆盛主編,大學課程與教學的改革與創新(頁21-44),臺北:五南。
吳麗君(2013)。 一位師資培育者參與國小夜光天使班臨床教學的敘說。載於黃永和編,臨床教學的實踐與研究(頁1-11)。臺北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。
Wu, L. J. (2015). Primary schooling in Taiwan. In S. Hsu & Y. Y. Wu. (Eds.), Education as cultivation in Chinese culture. ( pp. 105-126).
吳麗君、田耐青(2016)。 在跨界中學習--師資生海外六國實地學習的故事。載於溫明麗主編,國際教育人才培育之策略研究(頁37-60)。臺北:國家教育研究院。
吳麗君( 2016) 。 從教師專業學習的視角為臺灣的小學把脈開方。載於楊國賜、蔡榮貴編,良師、典範與卓越:郭為藩教授八秩華誕祝壽專輯。台北:師大。
吳麗君(2018) 。 再看-公開授課。載於公開授課資源手冊,頁4-7。新北市教育局。
吳麗君(2018) 。 課程統整與學校教學-台灣經驗的小切片。載於兩岸中小學校長交流十周年紀念高峰論壇會議文集,頁37-41, 北京:北京師範大學。